5
(1)

余惠承教授在《余惠承师生音乐会》上

——《余惠承教授中国艺术歌曲交流音乐会》导赏
作者: 陈建伟

九月,悄然而至。
在华盛顿市中心办公大楼里,每天办公前,我总会在大大的落地窗前,俯瞰窗下熙熙攘攘
的人群和车流,他(它)们在红灯前无奈地徐徐停下,又在绿灯亮起的瞬间一起迫不及待
地跨过街口。越过喧嚣的街景,富兰克公园的全貌尽收眼底。公园中心的喷泉水池,散落
的红色遮阳大伞,烂漫的花草,充满诗意和浪漫。我不禁哼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《春花
秋月何时了》:雕栏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… …。回过神来,又哑然失笑。“雕栏玉砌
应犹在”?勉强,“只是朱颜改”?对不上了,后面的歌词“问君能有几多愁“就更对不上眼前的
景和致了。
好几天了,总这样走火入魔,总在不知不觉中流出中国艺术歌曲的声音,牵引着我的思绪
。随景而生,随情而发,有时候词能对得上眼前的情和景;有时候开头对得上,后面就跑
调了;有时候就完全对不上。呵呵,管它三七二十一,中国艺术歌曲的旋律挥之不去就是
了。

挥之不去的中国艺术歌曲是我的喜爱,这个喜爱这几天又得到了迸发——只因9月14日那
个夜晚,华盛顿将迎来一场我翘首以盼的音乐会。不是因为我登台,而是因为有一位我敬
仰的艺术家,将替我们所有热爱中国艺术歌曲的人,呈现艺术歌曲的精彩。她就是来自武
汉音乐学院声歌系系主任余惠承教授。

余惠承教授“诗乐雅韵-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研究”专题讲座

那么,什么是中国艺术歌曲?它与西方的舒伯特、舒曼、德彪西们的艺术歌曲有何异同?
若说西方艺术歌曲以诗为魂,旋律为身,钢琴伴奏是解读灵魂的智者,那么中国艺术歌曲
的灵魂,更多地蕴含在汉语诗词的节奏与意境之中。就像黄自的《长恨歌》片段,那优美
的旋律,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,将白居易长诗中的凄婉与绵长,缓缓流淌进人们的心田。
再如赵元任的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,歌词取自刘半农的诗句,旋律细腻中又带着一丝西化
的韵味,恰似一面镜子,映照出二十世纪初中国文人的复杂心境与时代风貌。
中国艺术歌曲的背后,是整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它带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韵,对中
西文化交流充满了渴望,对诗、词、画、景有着独特的审美视角。它就像一座桥梁,连接
着过去与现在,东方与西方。源于西方,却满是中国特色,特色中又透着西方的痕迹,是
典型的中西艺术交融互鉴的璀璨结晶。
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,历经了不同的阶段。特别是2000年之后,中国艺术家们大胆地将
西方的美声和艺术歌曲技巧,融入到中国诗词的演唱之中,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

。余惠承教授,便是中国艺术歌曲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。我愿称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
泰斗,因为我听过她许多原唱歌曲,也深知她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。
作为学者,余教授的论文《善歌者,必先调其气》,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,阐述了声乐艺
术中蕴含的东方哲思——声音的起点,不在喉舌,而在气息与心绪。她主编的《湖北民族
声乐教学曲选》和《余惠承演唱中国古诗词歌曲集》,如同两把钥匙,将散落在历史长河
中的诗词,谱成动人的旋律,让李白的豪情、李清照的婉约、苏轼的旷达,重新在歌声中
绽放光彩。她倡导的“诗乐雅韵”,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,更是文化的传承。她教会我们,
如何从音韵中感受意境,如何用气息传递情感,如何让伴奏与人声和谐共鸣。
作为教育家,余教授桃李满天下。她的学生,在“金钟奖”“CCTV青年歌手大赛”等国家级
比赛中屡获佳绩。她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培育出了一朵朵绚丽的
艺术之花。她曾被文化部授予“优秀指导教师奖”,还获得过“湖北省十佳音乐风云人物”等
荣誉。她主持的《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巡演》,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,已经在全国
巡演了二十场。如今,这场巡演终于来到了华盛顿,怎能不让人激动不已?
作为歌者,余教授常演绎《凤求凰》《蝶恋花》《白头吟》《渔歌子》等中国古诗词艺术
歌曲。她的《凤求凰》,在网络上的点击量高达120亿次,成为了国内外音乐学院声乐教
学的经典之作。她唱《凤求凰》,让人仿佛穿越时空,感受到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深情
款款;她吟《蝶恋花》,让人体会到了晏殊心中的那份孤寂与惆怅;她咏《白头吟》,让
人感受到了卓文君的决绝与坚定。她的声音,清丽而有厚度,婉转而有力,就像一把古琴
,轻轻拨动着人们的心弦。
作为文化的传播者,余教授不仅仅是在唱歌,更是在“读”诗、“解”诗、“化”诗。她能把《蝶
恋花》里的孤寂,用气息的微颤传递得淋漓尽致;她能把《阳关三叠》中的深情,唱得像
一杯温过的黄酒,缓缓入喉,让人回味无穷。她不是在表演,而是在和听众进行一场心灵
的对话,这正是艺术歌曲的本源所在。9月14日的华盛顿之夜,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。余教授将用她特有的“诗乐雅韵”,为
西方听众打开一扇通往中国古典美学的门。汉字的平仄,将如何化作优美的旋律?唐宋的
月光,又将如何落在今天的琴键上?这一切,都将在那场音乐会中揭晓。
大大的落地窗前,俯瞰窗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流。公园树梢的摇动可以抖落几片叶子了
,秋日的凉爽肉眼可见。我习惯性地把上衣塞进皮带里,想想又把上衣拉了出来,不再年
轻了,现在穿衣服多了些随意。我喜欢唱歌,京剧、歌剧。只是不再年轻了,咏叹调或许
再唱不动了,而中国艺术歌曲,却正好满足了我对意境的追求,更容易让我产生共鸣。余
教授曾说:“中国艺术歌曲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,它是活着的呼吸。”而我,就是这呼吸的
倾听者、追随者,甚至传唱者。这个“呼吸”不仅是抽象的,也是歌唱实践中的。余惠承教
授上次指导我在歌唱中呼吸、发声、表达。

德高望重的裔国芳老师在教学中


这场音乐会,由大华府非常有威望的裔国芳老师策划。她不久前策划了著名男低音艺术家

田浩江老师的音乐会,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我相信,这场音乐盛会也一定会同样精彩。
当音乐会的灯光渐渐暗下来,余教授迈着优雅的步伐,缓缓走上舞台。那一刻,时间仿佛
凝固了。第一句旋律响起,古典诗词将随着她的歌声,如潺潺流水般流淌出来,化作现场
听众心中的共鸣。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,或许会有人问:这声音为何如此熟悉又陌生?那
便是余教授所追寻的答案——中国艺术歌曲从未走远,它只是在等待一个懂它的人,轻轻
唤醒。
九月的华盛顿,将因这场音乐会而变得更加有温度,有韵味。
亲爱的朋友,如果您也向往那份跨越时空的诗意与歌声,那么,就在9月14号晚上,让我
们一起走进音乐厅,去赴一场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浪漫之约吧。
时间:2025年9月14日(星期日) 7:00 PM – 9:00 PM
地点:BlackRock Center for the Arts, 12901 Town Commons Dr., Germantown, MD
20874
票价:$15
联系人:沈月亮(301-792-8881) 余本智 (202-271-2310)尹瑮 (352-283-0908) 张乐
(410-926-5845)
(华府独唱社提供)

这篇文章有帮助吗?

点击星标评分!

平均评分 5 / 5. 投票数: 1

到目前为止没有投票! 抢先点评此帖子。

加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